建设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 武大吉奥与深圳共奋进

首页标题    吉奥新闻    建设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 武大吉奥与深圳共奋进

 

 

1

 

与香港隔岸相望的深圳,

“一带一路”交通枢纽、

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

再一次被中央赋予重要角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

 

     走过四十年改革开放,深圳借助数字化力量,建立政府与人民之间双向联结模式,不断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深圳经验”能给其他城市带来哪些示范与思考?

 

     导读

     8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了将深圳建设成为高质量发展高地、法治城市示范、城市文明典范、民生幸福标杆、可持续发展先锋的战略定位。深圳再次被委以重任!

 

     在促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方面,《意见》指出:

     1.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制度,推进“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实现主动、精准、整体式、智能化的政府管理和服务。

     2.综合应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社会治理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3.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率先构建统一的社会信用平台;

     4.加快建设智慧城市,支持深圳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中心;

     5.探索完善数据产权和隐私保护机制,强化网络信息安全保障;

     6.加强基层治理,改革创新群团组织、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模式。

 

 

     40年创新:经济发展世界瞩目

     深圳,一座改革开放的先锋城市,自1980年建立经济特区以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昔日的边陲小镇从此崛起。在“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等口号引领下,深圳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

 

     从1979年GDP仅为香港1/172的小渔村到2018年超过香港,成为活力四射的一线城市;

     从一个人口只有3万的小镇发展到过千万的国际化大都市,城区面积从最初的3平方公里扩大到近2000平方公里;

     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文化创意产业等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为支柱产业。2018年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合计9155亿元,占GDP比重达38%。

3

2018年各大城市GDP排名:深圳超过香港,位列第三

 

     改革开放四十年,深圳创造了城市发展史的奇迹,也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的奇迹。

 

 

     意义重大:直面挑战补齐短板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要求必须全面领先。而目前深圳在城市治理、生活现代化方面存在明显短板,在城市治理领域面临“流动人口管理”、“城中村治理”、“违法违章建筑”、“旧工业区改造”等遗留问题亟待解决。

2

 

     经济、人口不断走向“大型”的同时,城市空间则越来越相对“小型”化。交通拥挤、就业缺乏、贫富分化、医疗服务短板、教育供给不足等一系列的问题,与高速发展的经济相比成为需要补齐的短板。

 

     而这些,也正是中国88个过百万人口大城市面临的共性问题。深圳能够破解大城市社会治理难题,补齐短板,无疑可为其他城市发展提供借鉴,意义重大。

 

 

     助力深圳: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

     2018年,深圳专门出台《关于在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上走在全国前列的工作方案》。一年来,中共深圳市委政法委提出了“块数据”多元主体治理理念,全市在网格化管理体系和织网工程的基础上,梳理了社会治理要素的产权主体、责任主体、监督主体、管理主体和执法主体,建立了社会治理多元力量合力共建、协作共治、互利共享机制,着力推动社会治理精细化、法治化、智能化水平全面提升。

 

 

     创新社会治理,在市委政法委的指导下,借助时空大数据、数据中台、知识图谱等信息技术优势,武大吉奥先后研发了深圳市基于块数据的网格化管理与服务支撑平台,以及福田区、南山区等利用块数据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示范应用,助力深圳在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上迈上新台阶。

 

 

     “党建+”发挥核心作用

     深圳积极探索“党建+”模式,探寻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有效途径,出台了《关于推进社区党建标准化建设的意见》等政策法规。社区党委核心作用的强化和突显,成为社区治理的“领头雁”。

 

     以南山区为例,该区推出社区治理机制再造“三项计划”,即“党建+社区居委会”、“党建+小区业委会”、“党建+社区社会组织”计划,以党建引领下的网格管理中心为核心,形成市域治理“一核四圈同心圆”模式,打造多元治理格局。2017年,全区101个社区党委实施民生微实事1779件,共涉及金额1.065亿元,精准满足群众的切身需求。

4_副本南山区市域治理“一核四圈同心圆”模式

 

     如今,深圳645个社区不仅全部建立了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作为社区公共服务平台,还在社区党委的引领下,通过组建社区居民议事会、推广楼栋长制、开发社区公益服务项目等,最大程度释放群防群治力量,使社区群众成为社会治理的主体。

 

 

     “块数据+”绣好“智能底板”

     2018年1月,深圳市率先出台全国首个《社会管理要素统一地址规范》地方标准。由深圳市委政法委牵头,与市规划国土、住建、公安等政府部门,以及水、电、气、快递等企业共建,建成了全市动态更新的“一码多址”的统一地址库,涵盖了全市66万栋建筑物和1100多万间套房屋,让建筑物房屋有了“身份证”,为社会治理要素全关联提供了基础。

 

     以统一地址库为“基”,以人口、法人、房屋、通讯、事件等五大社会管理要素为“柱”,按照市、区、街道、社区、网格五个层级精准划分的“责任田”,将涉及的各类“条”数据进行大数据清洗关联比对,封装成“块”,与电子地图结合形成市级基础数据底板。

5

 

     目前,市级块数据已实时联通公安、规划国土、劳动社保、税务、教育、卫生、民政等41个部门,累计导入39620项信息资源,关联形成2200万人口信息、390万法人信息、66万栋房屋信息,为基层开展精细化管理和主动服务提供了精准“底数”。

 

     不仅如此,深圳在统一地址库建设的基础上,正积极构建以块数据为内核的“一基五柱、百平台、千应用”社会治理智能化支撑体系, 开展利用块数据创新社会治理的新模式,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多元共治”破解社会治理难题

     深圳在社会治理中坚持社会化发展方向,有效整合包括社会组织在内的社会各方面资源,实现社会共治、社会善治,政府不再“包打天下”。截至目前,深圳社会组织超过1万多家,专业社工超过8000人,其中一线社工6500多人。截至2018年10月,深圳市共建立社会组织党组织1980个,通过单独组建、联合组建等多种方式,覆盖社会组织9579个,覆盖率达到94%。

 

     在明确相关职责的基础上,深圳市建设了以“块数据”为入口的千应用框架,开放小程序应用接口,搭建以图为底板支撑的块数据移动应用平台,以互联网方式开发和接入基层各种“治理小应用”,将社区管理服务从政府部门延伸到居委会、业委会、物业管理公司、社会组织以及业主、法人代表、楼栋长等基层治理主体,包括物业采集、楼栋长采集、社工关注关爱残疾人、精神障碍患者关爱、公众“随手拍”等一系列满足不同需要的应用,实现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微循环,通过多元共治,破解社会治理难题。

 

 

     全面推广:示范区带动国家发展

     社会治理“先行示范区”,意味着深圳不仅要先行,还要示范,深圳“一马当先”的同时要带动“万马奔腾”,武大吉奥将与深圳共奋进,为我国其他城市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发展提供经验、提供方案,复制和推广“深圳模式”。

 

2019年8月27日 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