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执法监察提效难?看这里

首页标题    吉奥新闻    自然资源执法监察提效难?看这里

 

img1

 

 

前言

 

近两年,国务院办公厅和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先后印发通知,要求各地切实加强耕地保护和用途管制,坚决制止各类耕地“非农化”、“非粮化”行为,稳定粮食生产,牢牢守住国家粮食安全的生命线。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以“零容忍”态度坚决遏制新增违法占用耕地行为,坚决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维护自然资源管理秩序。

 

当前,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占用永久基本农田进行养殖种植等各类土地违法行为总量和增量较大,查违形势严峻,且执法工作采用人工提取违法图斑的手段,存在时效性差、违法现象与执法监察不同步的弊端,导致执法部门在日常人工巡查过程中存在发现难、周期长、时效差等情况。所以,积极探索自然资源执法监察信息化建设,充分应用和发挥信息化技术手段,提升执法监察工作效率已迫在眉睫。

 

 

 

工作任务

 

 卫片执法 

 

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某一区域某一时段的土地利用情况进行监测,通过对比监测前后的用地情况,确定变化图斑,再对变化图斑进行核实,确定土地合法性。利用这种执法监管手段,可以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出被监测区域的土地利用情况,特别是土地违法违规状态。(卫片执法作为基础数据,已应用多个方面)

 

img2

 

 

 耕地非农化、非粮化 

 

全面摸底调查,结合土地变更调查、第三次国土调查、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等最新成果,摸清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的类型、面积及分布,全面掌握真实现状,登记造册,上图入库;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妥善处置存量、坚决遏制增量;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健全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举报、巡查、监测、执法相结合的监管机制,做到早发现、早处置。

 

img3

 

 

 

总体思路

 

武大吉奥利用卫星遥感、高塔视频、无人机等终端实时动态感知能力,结合AI智能、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技术手段,构建“天-空-地-网”一体化立体感知技术体系,搭建全覆盖、全要素的执法监察感知网络。实现卫片执法监察、耕地“非粮化”、“非农化”等违法行为监测,针对违法线索进行精准定位、智能分析,解决发现难、判断难、处置难的问题,有效提升执法监管的科学性和时效性,夯实自然资源空间治理能力。

 

img4

 

 

 系统多端融合 数据传输高效安全 

 

系统支持多端混合应用,通过PC端进行业务办理,系统能够根据终端的不同进行自适应的适配;支持无人机、移动平板、高塔视频等信息无缝接入;支持多平台之间进行即时信息推送,消除办公场所、时间和终端对工作的制约,同时利用地理信息数据加密技术,保障数据传输交互安全。

 

img5

图:无人机端与内业监管系统交互

 

 

 智能AI应用 精准识别违法行为 

 

系统基于土地资源违法行为特征,建立了一整套样本库。主要包括:耕地破坏知识样本库和验证样本库的构建模块、深度学习训练平台与算法库模块、算法训练与测试模块,可进行工程车辆识别,推填土、样板房识别,大规模挖湖造景识别等AI视频识别。

 

img6

图:通过AI技术,识别工程车辆

 

 

 高效分析数据 智能判读在线预警 

 

通过叠加分析、对比分析等手段,分析国土空间规划数据、现状数据和建设项目等数据在空间位置、数量关系、内在业务中的关联情况,将部分预警信息标注转为“不真实预警”,减轻工作人员判断疑似违法线索的工作量。

 

img7

图:自动生成预警空间图层

 

 

 线索坐标标定 调查取证快速便捷 

 

抓取AI识别的疑似违法行为地点,根据摄像头已有坐标、地面高差、焦距等信息进行线索定位点的坐标解算,以标定现实世界中的疑似违法地点,基层执法人员可以根据线索定位,快速到达违法现场进行调查取证。

 

img8

图:基于线索地点进行坐标定位

 

 

 实时统计汇总 模拟预测辅助决策 

 

根据时间维度、空间维度统计相关数据,提供线索信息、核查信息相关的统计汇总功能,对自然资源各类违法行为进行预测,满足日常管理和辅助领导决策的工作需求。

 

img9

图:动态感知辅助决策系统

 

 

针对执法监察过程中发现乱占耕地、批准而未建设使土地闲置、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等各类土地违法违规行为,武大吉奥结合在湖北、广东、浙江等地执法监察项目中的实践及技术积累,运用数字化转型实现治理现代化,将治理方式和智慧手段有机融合,加快从“事”向“制”、“治”、“智”转变,形成跨层级、跨区域、跨部门的整体智治体系,从而构建了“天上看得清、地上查得实、网上管得住”的监察执法数字化治理模式,为各地执法监察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2021年9月14日 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