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冶市“数字讲堂”开讲——拥抱AI大模型 赋能政府数字化转型

6月11日,大冶市政数局组织开展“数字大讲堂”专题培训,特邀湖北省数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专家委员、吉奥时空行业专家谭成国以《如何拥抱AI大模型》为题作了专题授课,为与会人员带来一场干货满满的精彩分享。全市40个部门单位以及高新区、各乡镇(场)、16个街道的约80名“数据专员”齐聚一堂,共同探索AI大模型在政府领域的应用与发展。

大冶市“数字大讲堂”专题培训现场
课程介绍了当前AI在政府应用领域有什么能力、怎么用、怎么建?实施时需注意什么?从个人和部门两个视角出发,该如何学习AI、使用AI。培训内容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深度,为与会学员打开了AI认知的新视野,收获了高度赞扬与认可。

吉奥时空分享《如何拥抱AI大模型》报告

01
认识AI:能做什么?
面对新生事物、新的工具,必然带来各种不同的声音,有的观望犹豫,有的反复尝试,有的质疑否定……我们需要正确认识AI的能力,当前它至少具备100多个专业“实习生”的能力,拒绝、止步不前就会被替代。如何改变“旧习惯”,拿起“新工具”,才是最难的第一步。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学会人机协同是我们必须要走的路。



02
怎么用:从个人到部门“AI化”转型
"我现在不怎么用传统的搜索引擎了。"谭成国分享个人实践感受,当前AI精准搜索工具效率可提升30%,日常工作能辅助完成文本润色补充,文档总结功能更是让信息处理量翻倍。建议大家根据需求多多尝试各种在线的AI工具,相互比较总结优缺点,提高“勤于思考,提好问题”的能力。
针对部门该怎么用?课程从全员AI化和业务流AI化两个方面,分享实施"认知-梳理-沉淀-优化"四个步骤,首先明确AI实施是"一把手工程",要紧密围绕业务场景的目标——降本增效、精准运营、风险管控;其次,选准切入点,在管理者和执行者达成一致的共识和认同,做好长期打算,避免出现“如同鸡肋、花钱买教训”的尴尬。

03
怎么建:行业垂类大模型的建设路径
从通用大模型到政府领域行业垂类大模型,有三个关键工作:一是以岗位角色为单元,梳理工作目标、职责范围和工作流程,明确哪些工作环节可以使用AI去完成,形成标准操作流程SOP(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清单;二是收集岗位需要的行业知识(概念、标准、规范),以及在工作过程中产生和使用的数据,分析数据的类型(文本、图像、语音等)、规模、质量和分布情况;三是建立部门的知识共享与激励机制,推动领域专家不断输出经验,动态更新知识库;最终通过智能体(Agent)实现业务流自动化。

以吉奥时空STI架构为例,课程介绍了地理编码、自然语言处理及业务关系建模如何破解城市治理难题。在地名地址数据治理中,AI自动化清洗使地址标准化效率提升30%;武汉市民热线通过智能分拨将事件处理时间从10秒压缩至3秒,日均处理4万次派单;不动产确权登记场景中,AI大模型应用实现材料完整性核验与信息一致性校验,降低60%人工复核工作量;12345热线通过语音转写、主题生成等智能功能,使工单分类准确率提升至98%,整体处理时长缩短60%。这些实践案例充分印证了"小快灵"场景优先的落地策略,通过聚焦具体治理环节的智能化改造,实现城市管理效能的跨越式提升。



04
总结:拥抱AI共同成长
面对政府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并将AI技术与制造业、民生服务深度融合的趋势,作为个人与部门应以"理性拥抱、主动学习"的姿态,在AI重塑的产业格局中占据先机。
此次“数字大讲堂”专题培训的举办,旨在让参训人员切实增强运用数字化思维和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推动进一步深化智能AI与城市建设、政务服务等领域的融合,为大冶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数字支撑与创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