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土地日|“智”守耕地,严守资源安全底线

首页标题    吉奥新闻    全国土地日|“智”守耕地,严守资源安全底线

 

img1

 

地载万物,万物共生。今天,我们迎来了第33个全国“土地日”。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和保障,耕地保护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强调“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为耕地保护指明了方向,确立了底线原则。面对耕地保护管理日益精细化的需求,吉奥时空将新型技术深度融合应用于耕地保护中,为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提供技术支撑。

 

 

 

01严守耕地,做好全方位流向监测

 

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是“一多三少”,即总量多,人均耕地少,高质量的耕地少,可开发后备资源少。为进一步优化自然资源利用综合效益,提升土地节约集约水平,吉奥时空结合耕地保护信息化建设经验,探索耕地保护日常监管的工作思路和方法,打造全方位、全口径、全流程的耕地流向监测,实现耕地变化监测监管的全过程闭环管理。

 

img2

 

 

 

02精织细补,管好耕地全口径动态账

 

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如果种树的只管种树、治水的只管治水、护田的单纯护田,很容易顾此失彼,造成生态的系统性破坏。通过梳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等耕地流入流出情况,搭载指标库、模型库和算法库,建立耕地流入和耕地流出指标体系,实时接入占补平衡系统、进出平衡系统、耕地日常监管系统等不同应用场景业务数据,实现全口径的动态账管理。

 

 

 

03多维掌控,用好耕地保护全量图

 

通过整合遥感影像、现状数据、日常监测等基础数据,以及耕地保护相关业务数据和其他部门数据,构建耕地日常监测“一张图”,从“空、天、地”多维度监测耕地变化,实时掌握耕地空间分布和变化情况。充分利用遥感卫星动态监测、物联网、智能感知、大数据分析等应用,与耕地“进出平衡”、补充耕地及耕地后备资源调查等工作相结合,挖掘耕地恢复潜力,推进零星耕地地块整合及空间置换腾挪,破解耕地碎片化、“非粮化”等难题,将“小田”变“大田”,多路径恢复耕地,解决建设与保护的冲突。

 

img3

 

 

土地,讲述着过往的收获,描绘着崭新的明天。吉奥时空将持续专注数字赋能、科技创新的双轮驱动,致力于构建多场景耕地保护应用体系,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全面构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保护和管理新格局。

 

 

2023年6月25日 16:46